品鉴·棕南

秋天一到就痛经?当心宫寒“来袭”
不知不觉间,炎热的夏季已逐渐离我们远去,随之而来的秋季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,可当天气转冷后,不少女性开始出现痛经难忍的现象,也有一部分原本就有痛经史的女性疼痛情况更为严重。秋季引发痛经的原因多与女性个人体质虚寒有关,引起秋季到来应做好保暖措施,预防宫寒。
秋天一到就痛经?当心宫寒“来袭”
开始转冷的秋季和寒冷的冬季,女性月经延后、痛经的情况比其他季节多发,且多为二三十岁女性,主要症状为痛经和月经量减少。成都棕南医院不孕不育专家表示,一些女性天冷还穿短裙受寒着凉,导致子宫、下腹部血液循环不畅、子宫肌痉挛是痛经的主要原因。而此病与肾阳虚相关,肾阳虚引起宫寒,进一步引起月经后期、血滞、冲盈失调,血块不能按时排出子宫。下半身着凉会直接导致女性宫寒,而宫寒造成的淤血,会使白带增多,阴道内卫生环境下降,从而引发盆腔炎等疾病。不了解痛经原因?点击咨询在线医生
了解痛经原因,对症施治很关键
而对于痛经的治疗,也要“分而治之”,中医称痛经为“经行腹痛”。有虚实之分,临床可分气滞血瘀、寒湿凝脂、气血虚弱、湿热下注四个症型:
1. 气滞血瘀型: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,拒按,或伴胸胁乳房胀,或经量少,或经行不畅,经色紫暗有块,血块排出后痛减,经净疼痛消失,舌紫暗或有瘀点,脉弦或弦滑。治宜理气化瘀止痛。
2. 寒湿凝滞型:症见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,得热痛减,按之痛甚,经量少,经色暗黑有块,或畏冷身疼,舌苔白腻,脉沉紧。治宜温经散寒除湿,化瘀止痛。
3. 气血虚弱型:经后一两天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,或小腹及阴部空坠,喜揉按,月经量少,色淡质薄,或神疲乏力,或面色不华,或纳少便溏,舌淡,脉细弱。治宜益气补血止痛。
4. 湿热下注型:经前小腹疼痛拒按,有灼热感,或伴腰骶疼痛;平时小腹时痛,经来疼痛加剧。低热起伏,经色暗红,质稠有块,带下黄稠,小便短黄,舌红、苔黄而腻,脉弦数或濡数。治宜清热除湿,化瘀止痛。您是哪种类型?看不明白?点击咨询在线医生
一般在冬季多见于寒湿凝滞型痛经,因此在冬季寒冷的天气里,一定要注意经期保暖,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,并松弛肌肉,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盆腔部位。而只要做好下半身的保暖工作,女性就可以避免许多妇科疾病。
【棕南提醒】痛经对于许多女性来说都是“家常便饭”,但宫寒的发生不仅会引发经期痛经难忍的情况,严重者还可引发宫寒性不孕症。所以痛经也并非是个小问题,因此在发现身体不适时,一定要遵从医生的建议,科学、规范的就医治疗才是关键。
成都妇科医院在线挂号预约咨询电话:028-67643635
- 上一篇: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哪些症状特征
- 下一篇: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有哪些